教育局简介
民国元年,1912年双城区设有中学,师范学校。农工商学校、初、高等小学亦随之兴起。至民国12年,1923年,创办师范讲习所、国民校、私塾以及俄人、宗教学校。民国15年,1926年,双城市私塾发展到229所,学生3937人,教师229人。民国19年,1930年双城市小学已发展到90所,私塾390所,学生22650人。更为突出之点是女子结束缠足,冲破封建势力,走进了学校的大门,学习三民主义和数、理、化知识。
双城人才辈出,吉林三中是知识的摇篮。该校学生勤劳朴实,学习上进,升入上级学校深造者颇多。他们冲出家门,到外省,乃至出国学习者数以百计。学后服务乡梓,几乎遍布全国。当时人们赞称"南有辽阳府,北有双城堡"。伪满时期,学校教育虽因战乱曾一度中断,但秩序稳定之后,学校教育亦在城乡兴起。日伪为施行统制,改变学制,逐步改变授课内容,在学校推行法西斯教育,以迷惑人心。但一些双城学子,不顾家庭阻拦,抗击日寇侵略,走上抗日救国之路。
1945年,"八·一五"光复后,双城教育复兴,翻身的民众除加强自身的学习之外,热情送子女入学,掀起了文化、教育翻身的浪潮。学校不断增多,入学率逐年提高。
1949年,双城市中小学454所,928个班,学生50688入,救职员工984人。1985年,双城市小学发展到385处,学生101831人;中学41所,学生31349人。中小学教职员工28347人,兆麟中学、实验小学、吴家学校为双城市做出了榜样。1984年小学教育普及成为全省首批合格市份之一。
2010年末拥有各类全日制学校267所,其中,普通中学47所、职业中学1所、小学182所、特殊教育1所、幼儿园36所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4396人,其中,高中9741人,初中24655人,小学在校学生44471人,其中。普通中学教职工人数2923人,小学教职工人数3279人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%,其中,女孩入学率100%。
2013年年末,双城拥有各类全日制学校(园)233所,其中,普通中学44所、小学79所、特殊教育1所、幼儿园109所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7248人,其中,高中9482人,初中17766人。小学在校学生40795人。普通中学教职工2857人,小学教职工2825人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%。完成5所校安工程、5所标准化学校、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,改扩建1所薄弱学校。
2013全年财政科学技术费用支出1696万元,下降11.8%。全年我市举办科技培训班120期。年底我市有科研所33个,自然科学协会40所,攻关项目3个,推广项目1个,当年获专利授权数62件,发明专利数10件。农村技术推广站24所,水利站24所,畜牧兽医站24所,林业指导站24所。
相关评论
- 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-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