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局简介
道里地区的私塾教育始于1875年,光绪元年。1899年,光绪二十五年出现了俄国人开办的学校,1905年,光绪三十一年始有中国政府开办的学校,到1911年,宣统三年全区有中国学校2所、俄国学校7所、日本学校1所。
民国初期道里地区的教育权仍在帝俄及其残余势力的控制之下,直到1927年12月1日才由中国政府完全收回教育权。1931年全区有中国小学12所、中学1所、中专1所,有苏联路员子弟中小学5所,俄侨学校7所,俄侨私立学校4所,日本学校1所。此外,还有在今辖区内当时滨江县的农村小学14所。
东北沦陷后,于1932年3月伪满国务院明令:"对中华民国之教科书一律全废,以四书五经代之"。1938年1月1日起实行新学制,将初级小学四年改称国民学校,高级小学二年改为国民优级学校。将原初中三年、高中三年合并为四年制的国民高等学校。提倡所谓建国,伪满洲国精神、日满一德一心,养成"忠良"之国民的奴化教育方针。同年6月13日伪满由准战时体制进入战时体制,将学生纳入军事训练的轨道。1942年12月23日公布《学生勤劳奉公令》,强令中学以上学生参加劳役。1945年1月6日强令学生在决战下,战而学,学而战。此时道里地区有国民学校,学舍30所、国民优级学校10所、国民高等学校1所、师范学校1所,此外还有日本小学3所、中学1所、俄侨私立学校2所。
1945年"九三"后,道里地区学校全部停课。1946年5月1日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全区各公立小学校一律复课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学校开设新课程,采用新教材。50年代初借鉴苏联的教育经验,使学校教学走上正规化,但同时也出现了生搬硬套的偏向。
1957年毛主席提出了"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、智育、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,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”。从此,由于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,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的发展。
1966年5月爆发"文化大革命",各校成立了红卫兵组织,教学受到冲击。同年6月各学校相继停课串联,并同时批斗了一大批干部教师,学校处于派性斗争的混乱状态。1968年8月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,按照"学制要缩短,教育要革命,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"的指示精神,将小学改为五年制,中学改为四年制,统称为"九年一贯制",并改为春季始业。街道办"五七"小学,小学搞戴帽中学,实行开门办学,中学生毕业后动员上山下乡。1975年又开展"反回潮",学校教育无所适从。
1977年11月10日驻各校工宣队全部撤出。1978年初中恢复三年制,高中仍为二年制。1979年后,教育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上来,学校教育走上了正规。1982年开始试行职业高中,1983年城市小学开始部分实行六年制,重点高中改为三年制,1984年全面实行新学制。1985年全区普及了中等教育,经省、市验收达合格标准。1985年底道里地区有大学3所,驻区,中等专业学校7所,驻区4所,中学44所,驻区1所,小学99所,驻区1所,幼儿园74所,教育部门办3所,技工学校2所,驻区;成人高等学校5所,驻区,老年人大学1所。
2010年,全区在校学生人数64430人,招生人数14956人。其中,高中在校生15169人,招生4,738人;职高在校生3277人,招生703人;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41人,招生9人;初中在校生21409人,招生4786人;小学在校生24434人,招生4720人。
相关评论
- 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-
相关新闻